缺鈣:心煩氣燥、月經痛、頭痛|補鈣日常需知 深色蔬菜、鈣片點樣揀?

缺鈣:心煩氣燥、月經痛、頭痛|補鈣日常需知 深色蔬菜、鈣片點樣揀?

缺鈣:心煩氣燥、月經痛、頭痛|補鈣日常需知 深色蔬菜、鈣片點樣揀?

很多人以為只有骨質疏鬆才要補鈣,但平日都市人的生活習慣,如:高鹽或加工食品、汽水、咖啡因(如咖啡、茶、能量飲品)等,經常令到鈣流失。缺鈣的嚴重性,不只使骨頭容易折斷,更引致易怒、失眼、抽筋、腰酸背痛等。加上,踏入35歲的年齡重要關口,鈣會變得難以吸收,加快從身體抽取鈣,加速鈣流失的程度。所以,日常中必須著重補鈣!

缺鈣的現像:

鈣是人體含量最多的礦物質,99%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,其餘則在血液中出現。約血液中的鈣含量不足,則會在骨骼中取出鈣,供身體使用。若然有嚴重不足的情況,則會出現以下情況:

  1. 肌肉狀況異常:大腿及手臂肌肉疼痛、或抽搐
  2. 疲倦:會引致失眠或渴睡情況,導致一間極度疲倦、難以集中、缺乏記憶力及頭痛
  3. 皮膚、指甲及頭髮狀況變差:皮膚容易痕癢及乾燥,指甲、頭髮會失去光澤、易折斷
  4. 骨質脆弱:容易出現腰酸背痛、身高變得矮小
  5. (女士)月經失衡:月經前,加大女性身體不適,如經痛、頭痛、水腫及煩躁
  6. 牙齒、牙齦發炎:容易出現蛀牙、牙根變弱、牙齦發炎問題
  7. 抑鬱:鈣會影響情緒及神經介質的分泌作用,可影響情緒,並導致神經緊張
  8. 心率異常:鈣會幫助心臟收縮及泵血,維持心電傳道系統的正常運作

缺鈣的高危人士

  • 飲太多咖啡因(如咖啡、茶、 汽水、能量飲品)、或吃高鹽或加工食品(如薯片、薯條、炸雞、香腸、餐肉)
  • 吸煙、飲酒
  • 停經後女士(約60歲)
  • 男士(約75歲後)
  • 體型瘦小

日常飲食補鈣

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鈣,在1000-1200 毫克間,而長者或骨質疏鬆患者更需要在1500毫克或更多。牛奶含有大量鈣,但不是人人都能接受,而且還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士近不攝取如製品啦。但高鈣食物不只有牛奶,亦可有多種選擇,例如魚類、豆類、深色的蔬菜、堅果都含有豐富鈣質。

奶類食品:如牛奶、奶類製品、芝士、乳酪等 (可選擇一些低脂或脫脂產品)

海產類:連骨或殼食用的海產,如白飯魚、銀魚乾及蝦米等

豆品類:板豆腐、加鈣豆漿、素雞、枝竹及腐皮等

果仁類:如杏仁及芝麻等

另外,很多人都忽略了,深色的蔬菜原來都有鈣成份,而且不算少。下面就為大家列出10種高鈣蔬菜:

高鈣蔬菜含量(以每100公克計算,約 1 碗)

  1. 芥蘭:238 毫克
  2. 紅莧菜:191毫克
  3. 莧菜:156毫克
  4. 綠豆芽:147毫克
  5. 紅鳳菜:142毫克
  6. 川七(落葵薯):117毫克
  7. 小白菜:106毫克
  8. 油菜:105毫克
  9. 芥菜:98毫克
  10. 番薯菜:85毫克

鈣片點樣揀?

身體要攝取足夠的鈣質,單以飲食攝取每天約 5 碗。另一方法,亦可透過坊間的鈣片代替。人體每次只能吸收約 500 毫克鈣質。以每天攝取鈣標準 1000 毫克,建議分2次服用,吸收效果會較好。

碳酸鈣(Calcium Carbonate):鈣含量高達40%,但消化系統較弱的人士較要多注意,較容易會導致胃氣、腹脹的情況。

檸檬酸鈣(Calcium Citrate):鈣含量大約21%,但藥性較溫和,正在服食胃藥的人士都可以適用。

乳酸鈣(Calcium Lactate) 鈣含量大約 13 – 18%(較少見),較適用於在服食胃藥的人士,需要服用較高劑量,份量需諮詢專業人士。

小提示:防骨質疏鬆只需補鈣?

雖然補鈣重要,但同時要補充維他命D。因維他命D幫助身體吸收鈣質。若然身體缺乏維他命D,即是攝入鈣質亦不能被吸收、使用。補充鈣很簡單,每日曬太陽15-30分鐘,已可吸收充足的維他命D。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