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6條最差的健康建議|食少就減到肥 唔講好過講
資訊流通的年代,不少人在網上搜尋健康相關資料,即是變身成為「健康大師」,四處散播資料。而最常聽到的健康建議,究竟有幾多是真的?有幾多徹頭徹尾都是假的?
專業營養師首先拆解以下流行建議:
1.高脂肪可燃脂?
運動員在採訪時,經常表示以低碳飲食,保持自己的運動表現,提高我自己的水平發揮。特別是耐力運動項目,例如長跑、長途單車賽等,運動員會攝取較高脂肪比例,以代替碳水化合物為主食。但越來越多研究指出,碳水化合物仍然是高強度運動的主要燃料。而且,要明白運動員的能量輸出夠正常人士高,我們不應隨意仿效。
2.燃燒的卡路里比吸收的多,就能減肥?
計算卡路里並不是有效的減肥方法,因標籤的熱量≠食物進入身體的熱量值。某些食物可以加快人體新陳代謝,而有些則會減慢,例如煎、炸、油膩食物等。如果打算減少卡路里,需要確保你每天的營養吸收,及攝取正確優質的食物。否則會陷入越減越肥,或不健康的循環身體狀況問題。
3.少吃大豆,防乳腺癌?
或許報章、新聞曾提及大豆類產品基因改造嚴重,將豆腐和豆豉等食物含有植物雌激素,導致身體增加患癌風險,造成荷爾蒙失調。但是,乳腺癌對雌激素相關反應研究仍需時間核實,而且大豆實際上已被證明可以預防癌症。選擇非基因改造的大豆,並適用適量份量,每天一兩份也不會傷害健康。
4.補充品不起作用?
都市人生活忙碌,有些人更會工作至廢枕忘餐,或三餐外食。雖然從食物中獲取營養非常重要,但沒有時間準備,很難做到每天營養均衡。因此維生素和其他補充品可以幫助補充食物流失的營養。
5.粥、粉、麵、飯,早餐的開始?
粥、粉、麵、飯會感到飽腹,但仍可能會產生反效果。由於以上食物容易導致血糖水平飆升,因此可能在早餐後幾小時,又再度渴望其他零食,以平衡急速下降低血糖反應。早餐加上雞蛋及蛋白質會是更好的選擇。
6.少吃多餐?
有一批的營養學家,提倡少吃多餐,而非三餐規定時間。可以做到這這種方式固然是好,但若不適合自己,亦不需過分勉強。因有些人習慣定時三餐,難以改變,一種合適自己的健康飲食方法,才能夠持之以恆維持健康生活模式。
7. 多曬太陽,維生素D就會足夠?
皮膚科醫生Delphine J.Lee 醫學博士指,雖然曬太陽可以提高體內維生素D水平,但風險大於好處。因紫外線是致癌物質,像二手煙一樣。因此在曬太陽時,一定要塗抹防曬霜。